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展商新闻 >

极飞科技彭斌:“无人机热”需要“冷思考”

发布日期:2015-12-14 

本报记者 陈静 实习记者 周秀 杨悦祺 广州、深圳报道


近日,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主要份额的大疆创新宣布推出一款智能农业喷洒防治无人机,正式宣告在农业无人机领域开疆拓土。


这是一个极飞无人机已深耕数年的领域。极飞科技今年4月推出的智能农业植保无人机P20全国总作业面积达到了56万亩,可谓是目前世界上作业面积最大的农业无人机。


近年,国际巨头纷纷布局无人机,国内也有形形色色的无人机创业公司。这其中,多少有些“虚火”:多份研报显示,201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约64亿美元,在2024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1000 亿元人民币以上,考虑到其中90%是军用无人机,民用市场无人机市场的规模,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大。


但这其中,农用无人机的空间确实巨大。中信证券(17.85, 0.03, 0.17%)、招商证券(21.36, 0.40, 1.91%)研究所研究显示,未来农用无人机的市场空间达到400亿。


鉴于此,极飞科技CEO彭斌面对大疆这一强势追兵,依旧淡定。“没有一款设备的推出,就能改变哪一个行业。”彭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独家专访中表示,“非常高兴有更多的优质厂家提供这样的工具来改变这个行业,但效果如何还需要市场来验证。”


同时,他也对近年的“无人机热”进行了“冷思考”。他认为,行业应用级无人机的推广速度远慢于消费级无人机,热钱的涌入对行业或许并非一件好事。


从卖飞机转向卖服务 称霸农业无人机应用


2015年可谓是“消费级无人机”元年,酷炫、娱乐、航拍是它的标签。今年2月份,歌手汪峰用无人机传送婚戒求婚成功的新闻一度引爆头条。


与消费级无人机的“玩家”带着前沿、时尚的味道不同,农业无人机在远离城市的麦田、稻田上空进行喷洒作业,使用者是普通农民。


总部位于广州的极飞科技将自身定位为无人机服务提供商,应用于农业植保、医疗救援、低空物流、安防监控、森林防火等多个行业。农业植保是极飞无人机应用最广的行业,而新疆是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作业的大本营。


实际上,极飞科技也并非创业之初就进入无人机行业应用领域。彭斌对记者介绍,从2007年开始创业,极飞一直都在做消费级无人机。“在消费机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后,我们公司包括我个人层面,都觉得这项技术不仅仅停留在玩乐层面,而能够转成一些特别有意义的东西。”彭斌说。


在这个前提下,2012年极飞科技开始逐渐转向应用行业,布局物流、农业、安防等。在不断贴近使用者的过程中,极飞领悟到,应该从卖飞机转为到卖服务。


“农业领域其实就是一个to C市场,无人机并不是直接卖给农民,而是给农民提供这项技术服务,产生服务收费。比如说,田地有病虫害,或者需要喷洒化肥,我们就派出无人机,农民支付给我们服务费。”彭斌介绍。


2015年4月,极飞科技高调推出智能农业植保无人机产品“农飞P20植保无人机系统(XPlanet)”。P20,意为飞行一次最大的作业面积是20亩,工作效率大概是人工作业的五到八倍,是传统机械喷洒的三倍。


据了解,极飞科技每喷洒一次化肥或农药按6-8元向农民收费,除了演示,极飞作业的农田都是按作业次数、面积收费。不同的作物一年喷洒的次数不一样,譬如在新疆地区棉花地作业,大概一年每亩收费50元。按此测算,截至11月初,极飞科技合计服务收费或已经达到2500万元以上。


彭斌告诉记者,今年以来,P20在全国总作业面积达到了56万亩,成为世界上作业面积最大的农业无人机。


植保市场一年近500亿


彭斌曾感慨错失无人机消费级市场的爆发,但农业植保市场也让极飞科技看到机遇。浸淫三年后,极飞科技将继续加码农业无人机投资。


彭斌告诉记者,目前,极飞在农业领域的投入占据了80%以上。“消费和行业应用市场的无人机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被人关注的往往是消费的,因为可以被消费者触摸和感知到。”彭斌表示,“从市场业务角度和运营角度,我们要专注在已开发、已经站稳或我们认为会有巨大市场空间的领域。”


农业无人机植保服务市场空间令人遐想。根据海通证券(15.16, -0.05, -0.33%)机械行业分析师龙华的测算,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20.27亿亩耕地,2013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73亿亩次,按全国农作物虫害面积33%渗透率、每亩15-20元收费计算,农业无人机年植保服务费为361-482亿元。


“2016年极飞会有更大的投入,90%甚至95%以上的投入会集中农业领域里,包括运营队伍的建设、产品的产出以及无人机作业的区域拓展,作业面积的目标是较今年增长几十倍。”彭斌说。


截至2015年10月底,极飞在新疆有五百人左右的直营服务团队。“运营团队明年可能会达到1000到2000人。”彭斌说,短期看,无人机比较适合平原作业,包括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新疆地区,以及东北三省这种规模化种植比较集中的区域。“我们会去占领江汉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这些最适合无人机作业的地区,另外会寻找一些合作伙伴,比如农业合作社,他们有购买农业无人机的需求,或者有与我们分工协作的需求,我们负责喷洒、他们负责收割,他们帮助我们落地,我们与他们分享利润。”彭斌说。


彭斌表示,目前农民对于农业无人机的需求主要是喷洒化肥和农药,长远来说无人机更多的应用会涉及农作物的长势分析、病虫害的分析、农田收成的评估等。“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人,我当然希望采集到农业方面的大数据,但这必须建立在数据量足够大的基础上。”彭斌说。


对于备受关注的农业无人机电池续航和载重问题,彭斌谈到他的考虑:特种作业比如军用侦察,作战半径非常远,需要航时时间很长,但农业无人机一次飞20分钟对满足现在的需求是足够的;载重方面,一般载重越大飞机越大,但应用于农业时要充分考虑农田环境和人工搬运能力,载重并不是越大越好,极飞设计的P20适合一个人搬运的同时能清晰看清步行路线。


警惕行业热钱过度涌入


面对数百亿级甚至千亿级市场,极飞不可能没有追兵。


11月27日,大疆创新智能农业喷洒防治无人机MG-1的推出,间接宣告了对耕耘农业无人机市场已经三年的极飞科技的挑战。


对此,彭斌对记者回应称,“个人并不认同一款设备能改变一个行业这样的思路,一款设备之所以能变成一个行业的工具,是与行业的实际运转有关的,这也是为什么极飞花这么大精力给农户提供服务的原因,希望行业里所有的设备提供商都能够清醒地知道自己能够给客户提供什么。”


至于大疆创新的最新产品,他表示,具体效果还需待市场的验证。


在无人机逐渐受到市场和资本关注的当下,这一行业经历着巨大变化,有大疆这样的成功者,也如Zano辉煌一时后倒闭的出局者。行业内,从消费级无人机转向行业应用级的企业也不止大疆一家。


“去年我说无人机才15岁,今年撑死17岁,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空间。我觉得至少三十而立才能成长得更平稳。以后会有更多的公司发展起来,市场会越来越细分,未来会有巨大的商业价值链。”彭斌说。



同时,他也指出,无人机并不是神话,消费级的产品跟消费者很近,有些通过营销手段博取大众的眼球的公司实际上技术根本就不过关,最终无法被市场接受,Zano的倒闭顺理成章,行业应用级的无人机更是如此,由不得半点浮夸。


行业盛宴一旦开启,无人机“爆款”产品的发布、企业估值的变化就躲不开市场的关注度。


2015年7月,汪滔在接受国内媒体专访时曾对市场传言的大疆创新“100亿美金估值”表达了“实在”、“值这么多钱”的看法,间接认可这一估值。极飞科技在2014年9月曾宣布获得成为资本(Chengwei Capital) 2000万美元A轮融资,对于最新的估值,彭斌表示不便透露。


“估值是一种社会平衡的产物,资本给无人机企业估值主要是看企业在所处市场的位置、占有率,企业的品牌、营收,市场本身具有的规模等多种因素,不是凭一款无人机就能估值的。”


他还指出,目前国内外巨头涉足无人机领域,聚焦的点都不一样,因此并不担心竞争。但鉴于行业应用级的无人机的推广速度要慢于消费级无人机,热钱的涌入对行业或许并非一件好事。(编辑 卜凡)


  • 展商入口
  • 我要参展
  • 我要参观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