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清 无人机巡视河道)
两夺浙江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奖的湖州市德清县,在治理河道污水、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依靠先进技术,天上地下水中联动治水治污,取得显著成效,德清城乡重现“活水畅河湖,碧水出千溪,清水绕百村”美景。
“科技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力量,科技治水起到了 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表示,去年全国首次农村人居环境普查中,德清县位居第一,在此基础上,德清县正全力做好“五水共治”文章(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全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德清样本,努力绘就一幅全县域天蓝、地净、水绿、村美的江南画卷。
无人机上天为河道“画像”
“这条河离开先进技术,就不可能治得这么快!”走在新安镇坊前坝港岸边,河长于永庆对岸绿水清的景色很是感慨。
之前,由于两岸养猪场的污染,坊前坝一度成了一条臭水沟。德清县全面治水后,他们委托浙江国遥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六旋翼无人直升机,对坊前坝港全长350米的河道进行全景拍摄、数据采集,河面及河岸所有景物和采集区域的河流环境状况、河流表面的污染程度、河道侵占情况、河道两侧的排污口状况等情况一览无余,这为河道彻底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去年以来,德清县城乡环卫发展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更是飞遍了德清城乡水道,为科技治水提供了大量有效数据。
雷甸镇不定期通过无人机重点监控河面浮岛、河道转角和沿岸绿化带,实时传送画面,还在全县率先购买便携式水质检测仪,设立水质检测实验室,委托当地中学化学老师,每月对全镇64条河道,尤其是11条生态示范河道的水样进行检测。
“河水看着很干净,但水质到底如何肉眼看不出。有了 照妖镜 ,什么问题都藏不住了。各项指标数据反馈给镇治水办,为长效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让治水工作与成效更加透明。”雷甸镇治水办主任杨永昌说。
除此之外,雷甸镇先后在8条河道上安装11个监控,实现360度无死角监管。
从2014年2月开始,德清县利用3S新技术测绘河道情况,对全县53条黑、臭、垃圾河的污染源等进行了航拍,编制完成53张“五水共治”系列作战图,研发了“五水共治一张图”信息展示系统。
航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管线探测技术……如今,这些高新技术正在德清县全面推广。目前,德清县集中整治的53条黑、臭、垃圾河全面完成治理任务。今年,德清河道地表水常规监测Ⅲ类水以上占比达93.75%,同比提高6.25%,交接断面水质连续3年达到省考核优秀。
机器人入地为管网“体检”
地下管网存在淤积、雨污混接等情况,如何检测治理成为一道难题。
在钟管镇工业功能区,当地政府在“地理信息小镇”找到浙江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借助“管道爬行机器人”,为地下管网“全身体检”。
机器人形如遥控赛车,“脑袋”可电动升降,“眼睛”可360度旋转,并配备后视眼,能灵活穿越0.3—1米口径的管道。“只要有它在,管道破损、堵塞、渗漏等情况都一目了然”,浙江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高千勇介绍,“尤其是能将采集到的数据交由电脑储存和分析,并标明检测位置,绘制图表,对管道的破裂、渗漏、支管私接和其他各种结构性缺陷及功能性缺陷作出等级定性。”
钟管工业区整治办负责人吴黎明介绍,机器人不仅能准确发现问题,还减少了人工负担,有效避免了井下空气污浊对下井人员的身体伤害。“比如,检测一段300多米的管道,机器人只花了不到2小时便完成;如果人工检测,至少一周才能完成,而且人工疏通效果不好,安全性差。”
在蠡山村三仙桥畔,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下辖三川德青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建起了淤泥干化处理站,对从河底绞吸上来的泥浆进行干化处理后,用于路基填料、工程回填土,实现淤泥的资源化利用。
对此,来自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浙江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功不可没,他们通过河道三维监测系统,利用声波技术,清楚探测河底淤泥堆积情况,并制定清淤方案,对河道进行动态监测管理。
科学清淤可以减少对水底生态的破坏,保持生态平衡。德清县“五水共治”办公室主任宋文金介绍,“十三五”期间,德清提出总清淤疏浚土方1359.47万立方米,确保到2020年实现“河湖库塘淤泥全域清除、污泥处置全程规范、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立”的目标。
依靠大数据,德清县完成了对全县1211条河道、120处湖漾、260座山塘水库的全面梳理,建立了汇总各河道、城市管网、湖泊、水库成分检测、清淤实施情况等数据库。家底摸清了,清淤也就事半功倍。
二维码进村成巡河“利器”
张国梁是舞阳街道下柏村湘溪港下柏段的村级河长,每次巡河,他就带上手机,打开APP,它会自动记录河长巡河的路线,随时上传河道情况。
洛舍镇采用小型无人机对全镇河道进行巡河,地面操控人员通过无人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影像进行现场分析比对,及时发现并处理一些影响水质的漂浮物和垃圾,确保水质不受影响。
下渚湖街道四都村西北湾港的村级河长戚建平,则经常拿起手机在河道边的“护水e站”上扫一扫二维码。“以前巡河有啥情况向上级反映,有时间差,现在有了 护水e站 ,河道情况分分钟知晓。”
一直以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个“老大难”问题。德清县通过“一根管子接到底”的污水管网建设,加上“智慧监控”网络平台,让村民告别过去污水横流的生活,破解了长效监管的难题。
“一根管子接到底”就是让“卫生间污水、餐厨污水、洗涤污水、洗浴污水”四种污水纳入同一根管子处理,通过污水管网,直通污水处理终端,有效杜绝污水直排,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在阜溪街道五四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周围整齐地种着兼具围护、吸附、美观功能的常绿植物,既养眼,又净化空气。该设备的设计单位——湖州商达环保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龙凤介绍,这套设备处理过的污水,还会再次经过人工湿地的净化,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会排出。
在农村污水治理智慧平台运维中心,全县197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点开某个污水处理站点,该站点的进水情况、出水水质、各处理环节开关是否开启均清晰可见。
“任何地方有问题,监控平台都会发出报警,工作人员在运维中心就可以操作开关,服务站工作人员可立即前往报警地点查看情况。”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德清县还结合各地实情设计治理方案:城郊型统一纳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平原型坚持集中处理,使用“动力兼氧+人工湿地技术”;山区采用分散式处理,采用“酸化池厌氧+人工湿地”技术。
目前德清县150个行政村污水治理覆盖率达100%,农户受益率达90%以上。
据了解,德清县借助“地理信息小镇”技术优势,通过向浙江大学等单位治水专家“借智”,破解治水难题200多个。如今的德清,水变清了,岸变绿了,鱼虾重现了,一些昔日的垃圾河如今又能游泳了。
(原标题:德清 无人机巡视河道)
netease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